首页

M女王冷柔

时间:2025-05-26 11:31:45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80945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自治区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

深圳大学副校长张晓红在嘉年华启动仪式上表示,嘉年华为两地青年交流提供优质的平台和资源,促进了深台师生互动沟通,为两地关系和平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陕西天泽女篮出征WCBA新赛季 球队主帅:目标打进季后赛

而流量至上的策略,更令短剧内容鱼龙混杂的情况更加凸显。记者浏览多个免费短剧App看到,部分热播微短剧故意制造冲突、设计狗血情节,明显违背时代潮流,标题也夺人眼球,如《婆婆听不懂人话》《儿媳将我塞进麻袋后,我杀疯了》《父亲二婚当天,我把后妈送进大牢》《养儿不防老,我大义灭亲》等。

中国A股飞行汽车板块周三逆势走强

艾则孜·阿布都热西提是于田县水利局局长,他说于田县在编制防沙治沙规划时,对水资源进行了全面勘探,根据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来规划生物治沙的区域和面积。

在深化文化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

此外,教师在网上分享教学视频,也会带来一些乱象。比如,一些家长可能会过度关注视频中的细节,对教师进行指责。有的教师也可能为了迎合大众口味,会过分追求形式化的表现,忽略教育的本质,等等。

桂黔民众庆瑶年 推动 “南丹·荔波·环江”旅游跨界融合发展

为了让微生物“克敌制胜”,任洪强和团队成员就24小时守在工厂里监测反应数据。“实验一旦启动就不能停。我们经常下半夜爬起来,调试注入废水的温度、进水量、流速等参数,监控微生物与污染物的反应效率。”任洪强介绍。目前团队已为100多家企业提供了工业废水解决方案,帮助不少企业化解了治污难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